从 DevOps 到平台工程

近日,OSCHINA 和 Gitee 联合发布了《2022 中国开源开发者报告》。该报告由” 前沿开源技术领域解读 “ ” 中国开源创业观察 2022“,以及” 开发者画像分析 “ 三个章节组成。

从 DevOps 到平台工程

在 “前沿开源技术领域解读” 部分,多位在其领域有所建树的一线开发者和开源商业化公司创始人,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前沿开源技术领域过去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洞察,覆盖开源云原生、开源 AI、开源大前端、开源大数据、开源 DevOps、RISC-V、开源操作系统、开源数据库、编程语言九大领域。
 

其中,开源数据库 DevOps 工具—— Bytebase CEO 及联合创始人陈天舟在报告中对开源 DevOps 领域进行了解读,以下为原文。


从 DevOps 到平台工程

前段时间《DevOps is dead, long live Platform Engineering》这篇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标题翻译成中文是“DevOps 已死,平台⼯程是未来”。作者确实有标题党嫌疑,因为 DevOps 和平台工程是两个维度的概念,前者更偏向一套方法论,后者多指一个职能。

虽然平台工程这个词是最近这一年才兴起的,但发展到⼀定规模的技术公司,内部也已经有一支或者多支团队在承担平台工程的职责。网上最早能查到的系统性分享应该是 2017 年《The Paved Road at Netflix》。

平台工程属于 PaaS 层,它的逐渐流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 在其之下依赖的 IaaS 层通常是各大云厂的 IaaS,这部分日趋成熟,所以使得精力可以上移到 PaaS。

2. 在其之上被依赖的 SaaS 层则是各业务线,随着业务线的扩展,就希望提炼出一套可以复用的组件,这就是要下沉到 PaaS 层。

3. PaaS 层本身的平台工具也日趋完善,从最底层的统一平面 Kubernetes 往上,已经有一组比较成熟的平台工具套件。

平台工程和之前的中台概念有类似之处,也可以说平台工程是由中台演化⽽来的,在和底层 IaaS、上层业务 SaaS 的磨合中逐渐明确了彼此的边界,使得平台工程可以定位在 PaaS 领域做好自己的产品化。

我相信平台工程确实会是未来,但在研发组织拥抱平台工程的过程中,首先要经历一段 SRE、PaaS、研发效能这几个团队整合的阵痛。但总之,平台工程并不会取代 DevOps,而是随着和下层 Infra、上层业务的生产关系边界划清,自身生产工具套件的成熟,去成就更好的 DevOps。

The paved road to better DevOps.

从 DevOps 到平台工程
陈天舟

陈天舟是开源数据库 DevOps 工具—— Bytebase CEO 及联合创始人,曾任 Google 总部云数据库服务技术负责人,内部 MySQL & PostgreSQL 分支维护者,曾任蚂蚁集团代码评审委员会主席,数据库/研发/协同平台负责人,曾获“苹果中国最年轻工程师”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0